云南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于1939年5月7日,是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最早、社员最多的省级地方组织,由云南省委委托统战部直接管理,是正厅级群众团体,主要由教育界、经济界、科技界从事和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人士组成,具有“统战性、教育性、民间性”,是党和政府团结、联系国内外职业教育界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是推进统一战线和职业教育的重要力量。
云南中华职业教育社的主要职责是:围绕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认真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按照社会需求,遵循市场规律,拓展办学领域;强化服务职能,体现建社宗旨,主动争取并承担部分社会服务和中介职能;突出品牌特色,推进温暖工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加强对外联络,促进交流合作,尤其是开展与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中从事和关心云南职业教育的团体、人士的联系与合作,促进民间友好往来。开展与云南周边国家有关教育团体和人士联谊活动、学术交流,增进相互了解,促进友好合作。
解放前,云南中华职教社为抗日救亡和云南解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推行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云南办事处所在地逐步成为中共云南地下省、市委的重要工作据点,原中共云南省工委书记郑伯克在一份报告中写道:“中心据点在昆明者为联大和中职社”。早在解放战争时期云南办事处就成立了党总支,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云南办事处积极组织学员和社会进步青年成立歌咏队,在蒋管区宣传党的政策,培养党的干部,开展党的工作。地下党西南局的电台也设在职教社,不论国民党政府如何破坏,这部电台始终保持与党中央的联系,为云南的解放事业作出突出贡献。
建国后,云南中华职教社恢复昆明中华业余学校,建立职业培训中心、昆明新中华实验学校、云南中华高级职业中学等,开展学历教育、文化补习、职业培训、自学考试辅导及成人高等教育等,培养各级各类人才50多万人次,为云南职业教育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近年来,云南中华职教社发挥自身“三性”特色,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重心,通过建言献策、理论研究、“温暖工程”、办学实践、社会服务、扶贫攻坚等多方面多渠道开展工作,为推进云南职业教育发展,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和配合党和国家政策,大力推动农民、农民工、边远地区贫困人群的职业教育转化,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培养技能型人才,贡献自身力量。
2018年,云南社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以高峰同志为主任的第五届社务委员会,我省职教社各级组织负责人、有关群团组织负责人和联系港澳台方面代表人士增加到社务委员会成员中,新一届领导集体结构更加合理,领导集体的精神面貌和干劲大大提升,许多来自基层一线的职业教育工作者和年富力强的青年干部进入新一届社务委员会班子,为云南社未来开拓工作领域、有效提升联系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新的领导集体带领下,新时期的云南中华职教社,将以更加坚定的步伐,为推进云南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在云南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和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截止2018年9月,云南社个人社员数为7338人,团体社员43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