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云南中华职业教育社 官方网站!
0871-63621251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中华职业教育社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2014年12月30日)
各位代表、各位同志:
我受中华职业教育社第十届理事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中华职业教育社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新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要任务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总结过去五年的主要工作,明确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修改社章,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机构,团结带领全社同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贡献智慧和力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五年来的主要工作
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全国职教社系统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在中央统战部的领导下,在第十届理事会的带领下,牢记“为国分忧、为民效力”的神圣使命,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共推职教建设”的工作主题,树立“服务社会、服务基层、服务社员”的工作理念,推动职业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我们坚持制度创新,出台了涵盖基金项目、职教业务、内部管理、干部队伍和党风廉政建设等多方面的制度,为职教社事业发展提供了有效制度保障。我们坚持实践探索,大力弘扬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深入把握职业教育内在规律,积极借鉴国际经验,扎实推进建言献策、温暖工程、理论研究、对外交流和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有效发挥了职教社的职能作用。
一、发挥优势、汇集众智,建言献策取得新成绩
建言献策是我社的一项重要职责。五年来,我社充分发挥联系广泛、人才荟萃的优势,积极围绕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建有用之言、献务实之策,取得显著成果。五年来全社组织实施重大专题调研活动28次,参与全国政协、有关民主党派及相关部门调研10余次,提交的许多意见和建议得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
——主动参与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重大法规政策的制定,建睿智之言,多项成果被采纳。一是参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订工作,积极为《纲要》的出台献计出力,提出的“在终身教育理念下发展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创新”等观点在《纲要》中得到充分体现。我社提出的理顺职业教育内部管理体制、扩大三校生升高职的比例、建立普教职教相互衔接的立交桥体系等建议,得到了刘延东同志的高度重视,在国务院制定《纲要》和相关职业教育政策中得到了积极采纳。二是就加大对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力度、理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积极建言。最近教育部和财政部已经达成共识,从2015年起,高职在校生人均经费12000元,达到普通本科同样标准,这一共识的达成就是我社多年呼吁推动的结果。在我社多次建言下,最终促成了教育部将高职高专处划归职成司管理,推动了职业教育的按类别管理。三是就《职业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等的修订献计出力。围绕《职业教育法》的修订,2010年,我社在广泛征求专家委员的意见和开展专题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的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强化职业教育的科研工作、增加法律责任条款等意见得到了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的采纳;2011年,国务院法制办致函我社就《职教法》(送审稿)征求意见,我们及时组织专家征询意见,汇总整理了22条修改建议并上报;今年,我社又参与了《职教法》新一轮的修订工作,前不久由王佐书副理事长主持召开座谈会,就该法2014年修订文本草案向部分专家学者征求了意见,收到良好效果。围绕《残疾人保障法》的修订,2012年,由李重庵副理事长带队先后赴皖、浙、闽进行专题调研,形成的相关调研建议被全国人大常委会采纳。四是积极助推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我社提出的扩大民办学校招生自主权、民办教育发展融资渠道多元化、完善合理回报制度等8项建议,受到教育部重视,中央统战部在建言献策专题协商会上专门安排我社发言。五是出席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作典型发言。今年6月,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会上,我社做了题为《充分发挥群众团体优势 促进职业教育面向人人》的发言,阐述了我社践行黄炎培职教思想、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张,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强烈反响。此外,我社还与教育部职成司建立了工作沟通协商机制,直接参与《关于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行动计划(2011年—2015年)》等的专家咨询工作,为教育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了重要参考。
——主动聚焦职业教育、民办教育重点难点问题,献务实之策,引起高层重视。一是推进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就业工作。2009年,我社提交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创业教育的情况专报》和《关于成立高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建议》,得到刘延东同志的肯定,直接促成了教育部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成立,教育部有关领导在新闻发布会上充分肯定了我社为推进创业教育所做的工作。二是抓住全国“两会”契机,为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倡议呼吁。围绕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我社多次进行调研,并在2010年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作了《破解职业教育发展难题,增强职业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能力》的大会发言,这也是当年唯一的教育界别大会发言。三是关注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难题。2013年12月,我社组织专家赴沪、浙、豫、冀、渝、贵等六省市进行专题调研,形成的《关于加快中等职业教育融通发展的建议》被作为界别提案提交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四是参与全国政协专题调研。我社全程参与了2009年和2013年全国政协关于“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途径”专题调研,起草的调研报告得到刘延东同志的重要批示;参与了2014年全国政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专题调研,相关成果得到俞正声主席的充分肯定。
——主动贴近全社重点工作,行有效之为,产生良好社会效果。2010年,为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和新农村建设,我社在对温暖工程项目调研基础上撰写的调研报告——《以“三社”帮一村,推动农村综合改革——海南省农村小额信贷经验介绍》,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同志的充分肯定;形成的《关于“同心智力支持工程”职业教育与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得到时任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同志的高度评价,杜青林同志亲自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对调研反映的问题进行了研究。2012年,我社在对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培训项目专题调研基础上提交了题为《开展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培训,助推贫困农村发展》的调研报告,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同志的批示肯定。2013年,受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杜青林同志委托,我社围绕实施“国家通用语言培训项目”这一主题对新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问题进行了调研,提出的建议为中央领导同志了解新疆职业教育发展状况提供了重要参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同志还专门接见调研组一行,并对调研成果和通用语言培训项目给予充分肯定。2014年,我社对云南红河州职教社工作和组织发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在考察的基础上,对群团组织如何深入基层、深入农村开展职业教育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了进一步探索和思考。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温暖工程迈上新台阶
温暖工程是我社为国分忧、为民效力的品牌工程和重要工作。过去的五年,我社始终坚持将温暖工程作为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紧密结合国家大局和社会需求,精心设计和实施公益项目,着力推进温暖工程向深层次、多类型发展,五年累计培训各类人员654.34万人次,帮助106.28万人就业,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0.94万人,资助金额达4.45亿元,为促进民生改善、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成立中华同心温暖工程基金会,推动温暖工程可持续发展。为推进温暖工程工作,2011年10月,在中央统战部的大力支持下,我社成立了中华同心温暖工程基金会。基金会的成立使社会各界对温暖工程和职业教育的捐助与支持有了更为畅通的渠道和平台,为温暖工程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这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公益领域唯一一家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基金会成立后,我社依据国家《基金会管理条例》,制定了基金会管理制度和办法,规范和加强基金会的日常管理工作,每年召开基金会理事会,总结工作,部署任务,提高了公益项目的管理水平,逐步形成了依托同心温暖工程基金会、全系统联动的温暖工程工作格局。本着“以服务大局为宗旨、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促进就业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技能培训为重点、以项目管理为模式、以动态监管为保障、以强化服务为纽带”的思路,建立了高效运作机制,有力地推动了温暖工程公益项目制度化、规范化运行。
——紧贴国家扶贫战略,启动实施大型扶贫项目。一是同心温暖工程毕节项目。为落实中共中央对贵州省毕节试验区工作的指示精神,我社积极参与中央统战部“同心•智力支持”工程。通过动员中东部发达地区优质职业院校与毕节市职业院校紧密合作,采取职业教育联合办学模式招收毕节市初中毕业生进行中职学历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0年8月项目实施以来,我社先后动员14个省市32所优质职业院校与毕节市全部县(区)的17所院校合作,累计投资6400余万元,招生11457人,协调东部发达地区学校接收学生4660人,陆续有成批学生在上海、杭州、重庆等发达地区就业。在做好中职学历教育的同时,我社还为毕节市捐建了3所小学,并依托上海社举办毕节市校长及骨干教师培训班11期,培训550余人,有力地支持了毕节教育的发展。二是国家通用语言培训项目。2011年10月,根据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我社在新疆启动实施了“国家通用语言培训项目”,通过开展“语言+技能”培训,帮助青壮年少数民族群众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提高就业技能,成建制推荐就业,实现脱贫致富。2011年至今,我社已累计投入资金2000万元,分别在新疆7个地州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立了11个培训点,共举办培训班130期,免费培训维族青年13297名。2013年,新疆自治区政府投资3000万元,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培训,并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把为培训点安装调试学习系统、培训教师及系统管理人员的任务交由我社实施,这是我社首次直接承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自治区人社厅在全疆27个县市建立了36个培训点,已开展培训118期,培训11000名新疆少数民族青年。截至目前,我社和喀什地区、新疆自治区人社厅共建立了60个培训点,已在新疆各地州和生产建设兵团举办培训班503期,免费培训维族青年43039名,就业率达到78%。仅仅4年,国家通用语言培训项目就覆盖了南疆四地州全部33个县(市)中的30个县(市)。项目对强化少数民族青年国家意识、提高其就业能力、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发挥了重要作用,引起了中央领导同志和新疆自治区政府的高度重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张德江,时任国务委员的刘延东分别作出批示。今年8月,为了帮助新疆20万下基层干部学习维语,我社会同民建中央、深圳大学共同开发了一套便捷高效的手机“双语”学习软件,免费赠送给新疆地区使用。这套软件目前已由国家民委确定为19个省市援疆干部使用的手机软件。为惠及更多的少数民族青年,2012年以后,我社又将该项目的实施范围扩大到西藏自治区和四川省藏区。在西藏拉萨、山南和日喀则等地区设立培训点,截至2014年12月,已开办24期培训班,累计培训1660名藏族青年并全部实现就业。目前四川省藏区的国家通用语言培训项目也已顺利启动。三是教育移民(助学)项目。为落实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2012年,我社启动实施了“武陵山区教育移民(助学)项目”,采用“对接教育资源、资助学生、推荐就业”的模式,通过选拔品学兼优的武陵山区农村贫困学生到湘、鄂、黔、渝4省(市)中心城市优质中职学校学习,实现就业脱贫。截至目前,已有24所优质中职学校参与项目实施,累计招生3789人。2013年9月,我社又在借鉴武陵山区项目模式的基础上,在六盘山区、大别山区、中央苏区和革命老区的陕、甘、宁等10个省区启动实施了“教育移民项目”。目前已有30所优质中职院校参与实施,招收贫困学生4978名。两年来,教育移民项目资助总金额达2348万元,累计招收贫困学生8767名,参与学校54所,为帮助贫困山区和革命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发挥了作用。
——持续打造品牌项目,温暖工程服务内涵不断丰富。一是积极推动“就业助学项目”。2007年12月,我社面向欠发达地区农村青年,采用工学一体化模式启动了“就业助学项目”,既安排受助对象就业,又帮助他们接受网络高等教育,使之能够在“边工边读”中取得大专乃至本科学历。在我社的积极推动下,该项目除在北京地区实施外,还拓展到了湖北、湖南、安徽、贵州等10省市,有多达14家企业参与,资助学员近4000人,2500多人完成学业并获大专学历。二是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培训项目”。2008年以来,我社在湖南省成功试点的基础上,推动项目陆续在河北、甘肃、河南、福建、湖北等地展开,截至目前,已累计举办培训班78期,免费培训村干部8582人。仅在湖南一省就免费培训49个贫困县6500多个村的6803名村干部,培训覆盖面约占湖南省行政村总数的15%。项目对于推动农村和农业发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同志的高度评价。三是圆满完成“成功之计——流动青少年职业教育国际合作项目”。我社与英国救助儿童会2012年10月启动实施的这一项目,历时近两年,在北京地区举办培训班16期,累计培训学员1851名,其中流动青少年1694人、教师67人、社区工作者90人,为促进流动青少年增强就业能力、更好地融入社会发挥了应有作用。四是不断推动大学生就业立交桥工程。我社职业指导中心多年来面向全国17个省市的108所高校72万多名学生,无偿赠送大学生个人自主择业平台软件——求职宝,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帮助,受到了青年学子们的热烈欢迎。
——深入推进地方特色项目,温暖工程活力明显增强。五年来,各地方社与总社上下联动,因地制宜开展了许多有特色的公益项目。如,海南社以培训为载体,整合职教社、农村信用社、农村专业合作社三方优势,开展“三社帮一村”项目,最终实现“给农民贷款、教农民技术、帮农民经营、促农民增收”的目标。目前已累计培训农民51万余人次,发放小额贷款150.5亿元,惠及农户67.65万户。王岐山、回良玉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认真总结经验,确保这项工作持续发展。湖南社联合有关部门实施了“武陵山区一家一助学项目”,在帮扶贫困山区人民脱贫致富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省长做了批示;湖北社在襄阳成立了全社首个就业助学学习中心,在武陵山区建立土家织锦培训基地,在武汉设立了大学生岗前就业技能培训基地,扶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提高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重庆社举办“温暖工程职业教育大讲堂”,组织专业队伍对职业学校师生、企业职工、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培训;云南社建设了占地面积101亩的农民工实训基地,免费开展现代农业种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福建社与福建女子监狱合作,开展监狱在押人员的培训工作;安徽社面向强制戒毒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广西社支持团体社员实施教育助残工作;上海、陕西、天津、辽宁、北京等地方社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温暖工程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扶贫效果。2013年,我社又启动了“温暖工程遴选项目”,从地方社及有关单位上报的148个项目中遴选了22个项目予以资助实施,调动了地方社的积极性,进一步扩大了温暖工程的社会效益。
历经近20年的发展,温暖工程已成为我社实施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最具标志性的亮点工作,成为统一战线凝聚人心、为国家发展进步做贡献的品牌工程、民心工程。目前,温暖工程项目辐射28个省(区、市)的900多个县,建立培训基地114个,累计培训各类人员1298.94万人次,帮助356.08万人实现就业,资助贫困生79.94万人,资助金额达8.85亿元。这项工作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及有关方面的高度赞誉,2012年3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对职教社实施温暖工程作出重要批示;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充分肯定了温暖工程的重要贡献;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王岐山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先后作出重要批示,对温暖工程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盛赞温暖工程是“各国非政府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社会发展献计出力方面的典范。”
三、精心组织、务求实效,理论研究取得新成果
职业教育研究工作是我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我社联络、服务职业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抓手。五年来,我社注重加强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积极搭建平台,拓展领域,联合多方力量开展多角度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有力推动了职业教育基础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全社承担完成国家级、省部级课题8项,组织200余所职业院校、80多家企业、千余名教师及科研人员参与,公开出版专著、编著及教材成果30余项,举办百人以上专题研讨会27次,研究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学术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扩大。
——研究传承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富有成效。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的重要基石,也是我社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年来,我社始终将研究、传承黄炎培职教思想作为我社事业发展的根本要求和重点任务,积极加以推进。一是成立专门机构。2011年我社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专门从事黄炎培职教思想研究的学术组织——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会,并以研究会为依托,坚持每年举办一次学术年会,创办“中华职业教育名师名家大讲堂”,多次举办高规格的研讨活动,不断发掘黄炎培职教思想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吸引了学术界知名专家学者的热情参与。目前研究会已有个人会员491人,团体会员211个。2013年又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了黄炎培职教思想学术研究中心,进一步壮大了研究力量。二是完成有关史料整理工作。主持完成《黄炎培日记》(16卷本)的出版工作,编辑出版《黄炎培职业教育名言解读》《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读本》等。三是组织大量实践活动。开展黄炎培职教奖评选表彰、黄炎培经典理念进校园、征文表彰、宣传宣讲等活动,有效扩大了黄炎培职教思想的影响力,推动了黄炎培职教思想的传承发展。
——创业教育和就业理论研究取得显著成绩。面对金融危机后的严峻就业形势,我社围绕促进就业创业和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组织完成了三项课题任务。其一,首次承担国务院委托课题《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的职业教育政策研究》并取得积极成果。课题深入探讨了职业教育推动创业创新和经济发展的路径与功效,由此形成的成果报告《注重发挥职业教育在调结构稳增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关于山东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调查研究报告》在国办2010年第369期《专报信息》上作了刊登,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同志的批示肯定。其二,独立承担完成国务院委托课题《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研究及系列教材开发工程》。在全国近20个省市设立105个子课题组,组织73所院校和科研单位、400多名教学和科研人员参与,公开发表论文73篇,研究报告64篇,出版了一系列有关创业理论和创业实务方面的教材。其中总课题组编写的《创业基础知识》等11册教材由中央电大出版社公开出版,目前已发行近2万余册,为推动职业院校创业教育教学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三,独立申请并联合多方力量完成了教育部重点课题《温暖工程与职业教育创新——非政府组织在构建社会化职业培训体系中的功能与作用研究》。课题得到了地方社及有关职业学校的大力支持,福建、上海、重庆、河南、湖北、湖南等13个地方社,福建曙光职业学校等52所职业院校和机构参加了研究工作。课题成果汇编共20余万字,已经公开出版,系统总结了温暖工程的基本经验和做法,深入挖掘了温暖工程所蕴含和体现的职教内涵,并对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政府购买培训服务等问题进行了前瞻性研究,为我社持续推进温暖工程提供了重要参考。
——参与完成多项课题研究并获得重要成果。一是与北京大学联合完成《中国教育银行可行性与运营创新研究》课题,形成了300余万字的报告,探索了金融资本有效支持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径和机制,刘延东副总理、马凯副总理在我社提交的《关于成立中国教育银行的建议》上作出重要批示。二是承担完成教育部重点课题《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工业文化对接的研究与实验》分课题,在全国11个省组织54所职业院校、72家企业参与,提交研究报告276份,多项成果入选总课题组专著并获得一等奖。三是参与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1979-2008年职业教育要事的研究与编纂》,其成果《30年重大变革——中国1979-2008年职业教育要事概录》收录了我社自1982年复社以来的70条重要历史事件,留下了我社推进职业教育的历史印记。四是参与教育部重点课题《职业教育中价值观教育的比较研究与实验》,出版了专著和实验教材,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专家的肯定。五是委托国家行政学院开展《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研究》,形成了40余万字的专著成果,现已公开出版。
四、创新载体、加强联谊,对外交流开创新局面
加强与海外及港澳台的联谊交流,是我社扩大影响、凝心聚力的重要工作。五年来,我社紧密围绕国家对外、对台港澳工作要求,发挥自身优势,创新工作方式,深化对外和对台港澳交流联络,推动交流项目更加丰富,交流机制更加完善,开创了外联工作的新局面。据统计,全社组织出访考察69批585人次,其中台港澳团组33批415人次;接待国外境外职业教育来访团组252批1624人次,其中台港澳团组187批1391人次。中华职业教育社在外联工作中的独特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独特优势得到进一步体现,已成为国家开展民间外交和海外联谊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借助联合国的舞台发挥积极作用。继2004年成为联合国公共信息部联系成员后,我社又于2010年7月正式获得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咨商地位,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联合国咨商地位和联系地位双重身份的非政府组织之一,实现了外联工作重大突破。依托联合国非政府组织的身份,我社积极参与具有广泛影响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交流活动,多次出席联合国非政府组织年会,应邀参加联合国非政府组织网络亚太地区研讨会、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举办的“城市繁荣•南北对话”峰会、联合国中文日;参与主办联合国第24、25、26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参与发起联合国学术影响工程等,通过有准备、有选择地参与联合国的活动,加强与联合国高层的联系交流,在国际舞台上宣传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就,展示国家良好形象,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2011年,我社作为联合国学术影响工程发起单位,赴美参加启动仪式,并代表国家向联合国总部敬赠了“和平”立体汉字雕塑作品,得到了联合国副秘书长赤坂清隆先生的赞赏,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先生还专门会见了我社代表。
——国际职业教育交流合作更加活跃。一是在“迎进来,走出去”的互访交流中,密切与国外友好社团人士的联系。我社积极参加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举办的各类活动,成功接待联合国高级官员以及德、法、美、英等国家高层、职业院校和科研机构代表及公益组织的友好人士到社访问。围绕国家外交大局,在加强与欧美等国家交流的同时,积极拓展对外联谊的范围,实现了对俄罗斯、白俄罗斯、韩国以及非洲一些国家的首次访问,成功开辟了与这些国家教育团体的民间交流渠道。二是在积极参与国际重大职业教育活动中,推进与专业机构的对话。我社主办“2011中国(上海)国际职业教育论坛”,联合国经社理事会、联合国公共信息部和联合国学术影响工程分别致信祝贺,来自中、美、德、英、韩等十几个国家的嘉宾学者对“职业教育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主题进行了研讨;出席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海举办的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首次在此类会议上发言,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评价;2014年4月,应教育部邀请出席“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并作发言,阐述了我社关于加快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主张;8月,我社又作为支持单位,在大连举办了“中美职业教育论坛”,来自美国24所社区学院的50余名嘉宾以及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专家学者等350余人参加,美国贝茨技术学院校长罗恩•朗格瑞博士称赞“论坛学术水平是参加过此类论坛中最高的”。三是在合作开展职业教育公益项目中,增进彼此友谊。五年来,我社对外交流深度在不断提高,由简单的人员往来,逐渐提升为与国外机构共同开展实质性合作。如甘肃社与美国瑞金大学合作开展的医疗人员培训项目,总社、上海社与英国救助儿童会联合开展的流动青少年培训等,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对台工作和港澳联谊成绩显著。在与台港澳交流方面,特别是在对台交往上,我社发挥百年社团知名度高、联络广泛的优势,拓展交流渠道,丰富交流内容,探索长效机制,形成了“以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为纽带,以师资交流、学生交流、学术交流为重点,以品牌活动为主要交流载体”的工作新格局。一是着眼未来,务实推进两岸青年交流。2010年以来,我社与台湾贤德惜福文教基金会合作,先后在北京、湖北、重庆、广西、山东、河北等省(市)举办六届台湾大学生研习营活动,每届接待80名左右的台湾师生来大陆参访交流,通过专家讲座、参观考察、联谊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台湾大学生增进对大陆的客观认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两岸共同历史的了解。新华社《参考清样》、香港大公报等对活动情况作了专门报道。二是搭建平台,着力深化师资交流。围绕师资队伍建设这一困扰大陆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问题,我社从2011年起开始举办“大陆职业院校教师赴台研修班”,迄今已举办4期,组织20多个省市职业院校的120余名教师参加,架起了两岸师资交流的桥梁。在开展活动的基础上,我社还与台北科技大学、龙华科技大学等台湾地区29所职业院校建立了以“学习、合作、交流、研究、服务”为宗旨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辟了两岸师资交流平台运作的新模式,促成多个合作项目,受到两岸职业院校的欢迎。三是拓展领域,不断加强学术交流。我社先后与台湾成人及终身教育学会、台湾私立科技大学校院协进会等台湾社团举办多项学术活动,累计1500余人次参加,深化和拓展了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的领域和渠道。其中,2010年、2012年与台湾成人及终身教育学会在成都和西宁举办的两届“海峡两岸终身教育论坛”,得到了两岸职教界人士的热情关注和积极参与;2013年与台湾中华劳动与就业关系协会等单位合作,首次在台湾举办“劳动与就业关系学术研讨会”,会议期间台湾基层就业服务中心首次对大陆团体开放,开创了两岸就业工作者的交流先河;同年与福建社、台湾私立科技大学校院协进会共同主办的“海峡两岸职业教育合作发展论坛”,被纳入“海峡论坛”的总盘子,推动了两岸在视光学科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医疗服务等多面的合作。四是牵线搭桥,加强与台湾有关人士的联系。五年来,我社与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新党主席郁慕明以及台湾海基会前董事长江丙坤、现任董事长林中森等几十位台湾政教界知名人士进行了密切接触,与台湾商业职业教育学会、台湾贤德惜福文教基金会等20多家在台湾文教界有着巨大影响的知名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组织活动,推进了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
五、强化合作、打造品牌,服务能力得到新提升
服务是立社之本。五年来,我社坚持“服务社会、服务基层、服务团体社员校”的原则,强化服务意识,建立起开放的工作格局,加强与各有关方面的务实合作,积极为职业院校和社员交流牵线搭桥、搭建平台,取得了良好成效。
——横向强化协作。换届以来,我社连续五年与教育部、天津市政府等单位联合主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国技能大赛已成为专业覆盖面广、职业院校参与广泛的国家级技能赛事。自2010年起,我社已连续四年与教育部、中央文明办联合主办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为广大中职学生提供了展示精神风貌和才华的平台。除参与组织全国性的重大赛事外,我社还进一步加强同全国政协专委会、教育部的合作,共同举办多项大型活动,如与教育部职成司、高教司联合主办“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国职业院校师生美术书法篆刻作品展览”;与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全国工商联共同举办全球创新型经济高层论坛;与中央党校联合举办首届高职院校校长培训班;与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教育部、人社部联合举办“第三届中国职业教育振兴论坛”;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共同举办第四届黄炎培职教奖评选表彰活动;与商务印书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组建“中国职业教育运行机制协同创新中心”和“南方职业教育研究院”,通过联合举办活动,积极为职业院校搭建平台。
——纵向加强服务。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是由我社创立、经国务院专项审核通过、得到国内职业教育界广泛认可的知名奖项,是目前全国职业教育战线的唯一国家级奖项。2010年、2012年、2014年,我社成功组织了三届黄炎培职教奖评选表彰活动,共评选出优秀学校奖85个、杰出校长奖151个、杰出教师奖211个、理论研究奖15个、杰出贡献奖5个。在总社开展黄炎培职教奖的基础上,湖南社连续开展了五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创业规划大赛”活动,推动了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福建、云南、黑龙江、重庆、天津、杭州等地方社也举办了所在地域的黄炎培职教奖评选活动。这些活动坚持正确的职教导向,为营造良好的职业教育发展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持,产生了良好影响。
多年来,各地方社结合实际,突出特色,联合开展了许多服务社会和职业院校的特色活动,涌现出许多典型。云南社首开先河,组建“云南中华职业教育集团”,创造了职业学校与企业紧密型合作的新模式;辽宁社与省妇联儿童发展中心合作,打造由家庭教育和心理学专家组成的讲师团队,开展了“辽宁省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进社区”活动;上海社设立了“中华助学金”,并与上海成人教育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中华杯”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为推动职业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探索了新路径;广东社联合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共同主办“国际职教发展论坛”,积极搭建民间职业教育交流平台。各地通过共同举办活动,使基层一线职业教育工作者参与活动更加便利,进一步拓展了我社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扩大了我社的社会影响力。
六、夯实基础、壮大队伍,自身建设实现新突破
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素质,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五年来,我社始终坚持强化自身建设,按照“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彰显影响力”的思路,抓基层、打基础、解难题、壮队伍,推动全社自身建设水平取得了显著进展。
——成功举办立社95周年纪念活动。2012年5月6日,我社召开了中华职教社成立95周年纪念大会,贾庆林主席、刘延东国务委员专门发来贺信,时任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同志亲自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中华职教社在95年发展历程中所取得的成绩,高度评价了中华职教社在服务国家建设中作出的贡献,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职教社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为今后职教社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职教社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使我们倍受鼓舞和鞭策。会议还对为职教社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社务工作者进行了表彰,为老同志颁发了荣誉证书。
为了更好地弘扬传统,总社积极支持重庆市,在中华职业学校(渝校)旧址成立了社史陈列馆,至今已接待2万多人次,成为统战系统又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组织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本届理事会的五年,是我社地方组织建设推进力度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五年。五年来,为推动我社组织建设和发展,我们先后70次深入各省区市进行调研,57次与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商谈机构编制问题,12次致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推动职教社组织工作。在我社积极推动和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组织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新成立省级社13个,实现了职教社省级全覆盖,与此同时,新增个人社员5000余人,团体社员900余个;县市一级地方组织实现快速发展,目前上海、福建等省市所辖的(区)市已全部成立职教社,黑龙江佳木斯市、黑河市、大兴安岭地区,云南红河州等地市州所辖的县区已经全面成立县级职教社;地方组织工作条件有了明显改善,解决了21个省级社的编制问题、20个省级社的经费问题,其中有20个省增配厅级专职副主任,新增9个省市纳入参公管理,长期制约地方社发展的“瓶颈”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组织建设的全面推进为全社事业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我社在全国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区市都已成立省级组织,现有省辖市(县)、区、乡级社236个,个人社员3.4万余人、团体社员2700个。
——地方组织活力明显增强。各级地方组织在积极配合总社完成各项工作的同时,因地制宜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使组织活力得到明显增强。如湖南社承担的省重点课题《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工作,研究成果《课程的解构与重构》荣获该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被省教育厅选用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培训教材,该省的温暖工程助学项目、黄炎培职教奖创业规划大赛等项目在全省产生了广泛影响;云南社连续多年获得省政协的优秀提案奖,提出的有关民办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建议,在云南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中被采纳,所辖红河州等地市州级社工作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红河州的工作经验在全社系统得以推广,人民政协报等媒体予以采访报道;福建社在持续开展温暖工程、理论研究的同时,充分利用地缘优势,把对台交流拓展到司法领域,开辟了两岸司法领域交流的先河;河北、山东、重庆、安徽、河南、青海等地方社也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活动,推出了许多服务平台,为推动本地经济社会和职业教育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强化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工作总结、年终述职、总干事办公会议等若干制度,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狠抓制度落实。按照“明职责、真干事、顾大局、善协调、讲素质、能创新”的要求,持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今年按照中央统战部的要求,省级组织圆满完成了换届任务。换届后,一批政治素质高、热心职教、年富力强的同志走上领导岗位,领导班子成员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进一步优化,使今后五年工作有了良好的开端。
——机关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制定《机关干部学习培训方案》《地方组织干部培训方案》等10余项制度。加强干部业务学习和培训,举办地方组织领导干部培训班,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加强信息服务和宣传工作,主办的《教育与职业》杂志作为职业教育国家核心期刊,五年来刊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文章500余篇,台港澳文章100多篇,民族、边疆、农村、民办教育等相关文章500余篇,为宣传和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编发《工作动态》729期、《社讯》73期,加强网站管理,网站浏览量大大增加,目前已达到1390多万人次,及时报道了我社的重点工作和重要活动;加强与主流媒体的沟通联络,2009年至今,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政协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新华网等70余家中央媒体对我社进行了深入报道,共计刊发稿件近30万字。加强档案管理,建立全社组织数据库系统,扎实推进各项常规性工作,机关建设不断向“团结、和谐、精干、高效”的目标迈进。按照中央要求,完成对所属事业单位的清理规范、分类改革工作,将所属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均纳入岗位设置管理,推动了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这些工作的有序推进增添了机关活力,进一步提高了机关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
各位代表、各位同志!
中华职教社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的五年,是全社系统凝心聚力、创新意识明显增强的五年,是在开拓创新中破解难题、在有效运作中加快发展的五年,是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的五年,是中华职教社历史上最好时期之一。
五年来的成绩,是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统战部门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社各级组织和广大社员共同奋斗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中华职业教育社,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社工作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国各级组织和广大社员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职教社事业科学发展,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部分干部的思想观念还不够解放、工作思路还不够开阔,与促进科学发展不适应,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协调;部分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还亟待提高,新建社和后补充到专职队伍中来的同志对职教社业务还不够熟悉,总社和地方社工作衔接还需要加强,规章制度还不够完善,与着力提升服务社员的广度和深度进而增强社员的归属感的任务要求不协调;有的地方组织自身建设还不够健全,与进一步发挥基层组织作用的要求不协调,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努力加以解决。也真诚希望各位代表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以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工作。
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
过去的五年,我们坚持在工作中积极探索职教社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不断深化对职教社事业发展的认识,在具体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我们体会到,做好职教社工作要始终坚持和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华职业教育社是党领导下的群众团体,其事业的发展同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坚决贯彻党的政策密不可分。我社的各项工作无论是建言献策、温暖工程、理论研究,还是港澳台联谊以及海外交流工作,都要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从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中找结合点、切入点,把牢方向,选准角度,为各级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和助手。多年的实践也证明,只有坚定政治方向,牢固树立“融入”意识,坚持“服务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于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服务于广大社员的职教工作”的工作定位,把我社的各项工作融入改革发展的大局之中,在大局下思考、谋划、推进和检验我们的工作,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到党和政府的支持和肯定,才能真正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才能团结和带领广大社员在推进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展示作为。
第二,必须立足自身特色,打造服务品牌。“统战性、教育性、民间性”是我社的基本特征,也是我社在新时期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特色所在、优势所在。坚持“统战性”,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汇集社会资源为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坚持“教育性”,我们才能最有成效地在自己的业务领域更好地服务发展;坚持“民间性”,我们才能在政府无暇顾及或不便接触的一些领域,多方面、多层次搭建平台“穿针引线”、发挥作用。职教社的工作覆盖面广、任务重、自身资源有限,决定了我社开展工作时必须始终坚持“三性”,突出优势、发挥特色、选好载体,千方百计并持之以恒地打造富有特色的活动品牌,以品牌活动促进工作、带动全局,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特色鲜明,才能真正充满生机和活力。
第三,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群团工作之所以富有活力,关键在于开拓与创新。无论是我社的群团性。